您好,欢迎来到淘金网平台官网登录旗下CKD产品展示官网!
专注CKD气缸/电磁阀产品销售 提供高性价比气动产品
全国咨询热线:021-60299181、60299182
首页 > 新闻中心

【高新企业图鉴】精益求精 久久为功 费斯托的德国制造

作者:淘金网平台官网登录 时间:2024-01-08 17:57:49

  从一家木工机械厂,历经近百年,发展至如今的国际知名工业自动化和工业培训行业巨头,费斯托这张品牌名片早已成为行业内标志性的存在。

  走进费斯托,剖析其成长原因与可持续发展的成功经验,作为世界著名的创新型、技术型企业,费斯托集团坚持一贯的对新产品、新研发技术投入,始终布局全球化战略,成为跨国企业落户中国、融入并跟随中国新经济发展的典型样本。

  2007年初,费斯托正在谋划在中国建设全球生产中心。当时费斯托在上海有一家小型的装配厂,但组装零配件全部来自于欧洲进口。随着中国市场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迅速增加的势头,也更加坚定了费斯托在中国建立本地化生产工厂的决心。

  坐落于济南的华能集团气动元器件公司彼时正在与费斯托合作相关项目,一方面费斯托准备在中国进行本地化生产,另一方面华能公司方面也有开辟国际市场的需求。双方迅速达成共识,费斯托出资50%收购,这就是费斯托济南全球生产中心的前身。经过两年的磨合、员工的扩充,2009年费斯托决定全资收购合资公司,全速引进系列新产品,陆续导入济南工厂生产。这座除费斯托集团在德国之外最大的生产中心,在2007年与2009年经历了发展史上两个重要的里程碑。

  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新制度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罗纳德·哈里·科斯曾在《变革中国》一书中写道:1978年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二战以后人类历史上最为成功的经济改革运动。无疑,费斯托集团国际化战略选择布局中国市场,也在无形中深度参了中国经济快速地发展的新阶段。

  根据费斯托集团的战略发展规划,济南工厂将会被打造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生产基地,集团重点产品和规划中的大部分新产品将会落户济南。预计到2025年,济南工厂的产量将会是2016年的9-10倍。如何扩大产能?怎么样应对全球化市场的需求?费斯托明确,不能再拘泥于现在的规模,未来发展必须要高瞻远瞩。

  凤凰路1617号,这里曾是费斯托气动有限公司的老厂区。随着济南城市东拓发展,2016年厂区周边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城市功能区,费斯托要想在这里新增厂区扩大产能已经不现实,也与周边城市功能不相宜。“老厂区仅有120亩地的规模,这完全不足以应对未来费斯托在中国打造全球生产中心的发展目标。”费斯托气动有限公司总经理、大中华业务区运营副总裁姜作林介绍,彼时考虑到中国整个自动化的市场发展,尽快扩大产能成为集团发展的当务之急。

  正当公司计划在另外的地方购置土地扩大产能的时候,济南高新区提出了对中心区进行“腾笼换业”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决定。经过多次论证及集团董事会决定,费斯托济南厂区整体搬迁。2017年5月,费斯托签署协议,在济南高新东区先后征地650亩,借“腾笼换业”之机整体搬迁至高新东区的智能装备城。

  企业的整体搬迁解决了老厂区无法扩大产能的瓶颈问题。为帮助企业尽快完成新厂区建设,济南高新区推出高效审批服务。2018年12月14日,占地500亩的新厂区二期项目实现“四证齐发”,不但刷新了济南市建设项目快速审批的新纪录,同时也创造了建设领域规模以上外资项目快速审批的全国第一,“拿地即开工”模式被全国复制推广。

  2021年4月21日,费斯托宣布济南全球生产中心已全面投入运营。在费斯托济南全球生产中心济南工厂内,全自动化的智能生产车间正在高速、标准化地生产着阀类、气缸类、电缸类及气管等核心产品以及前沿技术产品。

  “济南全球生产中心已完成一期、二期一阶段工程,接下来还将建设二期二阶段项目。新厂区带来的规模效应、精益的生产加工理念和本地化供应链布局等优势,将逐步提升公司在中国和亚太地区的市场竞争力。”姜作林表示,济南全球生产中心项目是费斯托集团按照“工业4.0”标准打造的一座智能工厂,项目整体完工后将成为费斯托集团在全球顶级规模、技术最先进的生产中心,也是费斯托集团在全球最大的物流基地。

  技术的不可逆,让产业变革进入了一个更为快捷的赛道。在费斯托阀芯生产线个人,自动化升级之后,仅一人就能够实现,其主要工作是对生产的产品做质量监测。在车间内一条新升级的生产线上,除了部分上下料需要一部分人工外,其他的生产流程基本都已实现了自动化。

  在越来越干净的厂区环境里工作,费斯托的一线员工也在享受智能化流水线带来的效率进步。走进压铸车间,机器轰鸣声响起,9台巨型机器分列两排、秩序井然,一台机器前一般只有一个人在操控,而其中有一台机器已经实现了工艺过程的全自动化。只见5平方的生产区内,三个机械手灵巧地变换着上翻、下转、旋转、抓取的不同姿势,给产品做着一系列压铸操作:压模、保压、开模、抽芯、去除毛刺……到2025年,费斯托济南压铸车间和表面处理车间将会打造成为‘黑灯车间’,相当于没有操作员,即使‘黑灯’也能轻松实现全流程正常运营。”姜作林表示,未来济南,全球生产中心将成为费斯托全球技术上的含金量最高的生产基地。

  在当下的世界经济中,技术创新扮演的角色逐渐重要,这慢慢的变成了全球性共识。费斯托的创新技术团队从大自然汲取灵感,仿生学习网络为技术与工业应用提供源于自然法则的新动力。在2017年的中德大会中,会场中“翩翩起舞”的“蝴蝶”围绕在与会者头顶,这项令所有人叹为观止的仿生学研究成果就来自费斯托。

  据了解,费斯托公司每年诞生上百个创新产品,主要部分的营业额都用于投资新产品与新技术探讨研究开发。拥有3000余项世界级专利产品,一系列仿生学成果享誉全球。不停地改进革新增强企业竞争力,采取产品组合延伸、高增长的市场开发、倡导内部创新文化、与合作伙伴共享创新成果帮助提升客户生产力,是费斯托公司一贯追寻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生产链条上,原材料供应、零部件制造、劳动力供应、跨国越洋的货物运输等环环相扣,结织成网。尤其是对于跨国制造企业来讲,供应链管理优化在当今的经济体系中愈发重要。

  此前国内防疫物资短缺、多家公司制作受一定的影响、制造业“缺芯”,港口出现创纪录的“海上大堵车”,多国产品供应短缺,供应链风险正在全球范围内愈发凸显。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分析,目前,供应链中断正出现在每个角落,已经对全球经济稳步的增长造成冲击。愈发凸显的供应链问题,也让费斯托加速了“Local for local”(立足本地,服务本地)的战略决策。

  “我们目前有60%的原料、组装件等可以从济南生产,但还有40%的其他零部件来自欧洲其他兄弟工厂和全球物流市场。在全世界疫情仍旧蔓延的大环境下,就出现了交货周期长、价格持续上涨等连锁问题。”姜作林在2021年来到费斯托济南工厂后,致力于集团本地化战略的推动。期待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着重全球化的供应链战略,费斯托预计未来两至三年内将供应链本地化提升到90%以上。

  费斯托济南全球生产中心是费斯托全球业绩增长加速器。在国内产业链,费斯托目前不少供应工厂都是来自长三角、珠三角。“山东是全产业链发展最优质的省份,站在这样富饶的土壤上,我们仍旧是要致力于本土化供应商企业的挖掘。”姜作林表示,目前费斯托也在积极寻找山东省内的优质供应商,加速原材料本土化的进程。通过进一步缩短物流、供应链成本,发挥本地优势,提升交货期。

  中国正在成为新技术商业化、新产品产业化、新模式扩散化的有力推动者,在全球供应链中发挥着无法替代的“压舱石”般的作用。费斯托通过布局本地化战略,逐步加强全球稳链控链能力,让济南的全球生产中心,真正可实现内部“双循环”,协同上下游企业的产业平台,推动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国际供应链体系,促进国内产业链和国际产业链的对接。

  作为实体经济发展的关键领域,制造业的发展一直是近几年来的热点话题,特别是近年来国内资本、人才等生产要素大量从制造业抽离,转向金融、房地产,信息化等服务业领域。高校毕业生毕业后大部分流向信息传输、金融业、公共管理、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及教育5大行业,只有极少数从事与工业公司相关的工作。至此,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为人才提供良好就业生活环境就成了制造型企业的重中之重。

  德国作为制造强国,在这条路上有着相当丰富的经验。在欧洲的经济每况愈下的背景下,德国却依然保持着经济动能,这背后的原因离不开强大的工业制造能力。而保障强大工业制造能力的秘诀之一就是“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

  “双元制”教育是德国职业教育体系最主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融合了以日本、美国等为代表的“企业职业教育模式”和以俄罗斯、法国等为代表的“学校职业教育模式”。企业及市场在职业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有效的解决了理论学习与实践技能培养严重脱节的问题。目前,德国约有50万家企业投入到“双元制”教育体系的队伍中来,为学生提供培训岗位,包括大家所熟知的国际领先企业,如西门子、宝马、费斯托等。

  “双元制”中的“一元”指的是职业院校,另“一元”则是企业。学生不仅需要在职业学校接受理论学习,还要在企业接受实践训练,从而培养出适合企业要的专门人才,使学生毕业后基本可“零过渡”地进入企业工作。

  2011年9月,济南职业学院与德国工商总会及部分驻济德资企业合作,引进了国际上先进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这其中就包括了费斯托集团,一家在基础和高级技术培养和训练领域有着丰富经验的德国企业。2012年,占地1300平方米的培训中心在费斯托济南工厂正式落成,耗资约1000万元人民币,成为双元制校企合作模式的最佳展示案例。自2011年起,共有236名学徒通过面试成为了费斯托学员,并有214位毕业生成为了费斯托集团的正式职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高质量的人才资源。

  费斯托以敏锐的商业视角和开创精神,参与工业4.0研究项目,凭借执着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和坚定理念,以强烈的责任感支持企业与教育界的合作,如今已累计为国内千余个教育合作伙伴、大学、职业院校和工业培训中心提供培训内容支持——从基础课程到技术学习中心的“交钥匙”成套设备。

  “要用开放的思想和业界共享经验和技术,和当地社会保持互动,并帮助本地化人才走向国际化,这可能是费斯托在人才教育培训方面能带动济南以及周边产业集群的一点贡献。”自己培养人才同样也是企业未来的发展价值体系的方式之一。尤其在中国的许多企业经历招聘技术员工难题的背景下,费斯托将德国成功的“双元制”教育体系引入中国,根据特定需求培训技术性员工。姜作林深感,费斯托整个团队人员素质很高,是学习型组织。在自动化数字行业中变革创新速度极快,需要产业和人员迅速反应及提升,尤其是应对市场化来自竞争对手的挑战下,打造一支优秀的人才梯队至关重要,将真正为企业保驾护航,形成坚不可摧的人才壁垒。

  双碳大趋势下,费斯托一直是德企的表率,在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的使用以及低排放管理方面,走在了全球企业和产业的前列。

  “投资两千余万元,从2021年6月25日真正开始,历经132天紧张施工,7789片光伏板安装到位。并网第一天下午,就成功发电5000多度。”投资的5.2兆瓦光伏太阳能发电项目,加上未来规划的自动擦洗机器人,以及转化为工厂可用交流电的逆变器,组合成了费斯托济南工厂的整个光伏系统。每年将为费斯托减少5千余吨的碳排放量,尤其是在限电能耗双降的产业难题面前,光伏发电设备的衔接就保障了济南工厂的生产运营,更降低了整个工厂的运营成本。

  姜作林介绍,加强太阳能发电储能,做好一个企业碳达峰、碳中和绿色能源使用低碳排放的表率。同时,生产的全部过程中废气等都是用最先进的方式,完全消除对大气土壤和水的影响。包括使用的表面处理,原来是油性的现在都改成水性的,产生的废水,能成为绿化内部形成了有效的生态循环。安装了24小时环境能源保护局共享的,实时监控大气额排放装置,通过自有监控,达到环保局生产观测政策要求,别出现问题再去解决。

  据了解,济南全球生产中心这座“智能航母”每天需求的能源巨大,如何让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贯穿整个企业价值体系,费斯托一直在实践。

  姜作林表示,由于日照的特性,光伏发电最高峰的时候,恰恰是电力供应最紧张的时候。“白天我们储存下的电力,到限电或者用电紧张的时间段就显现出了强大的功能。光伏电站对工厂周边高峰期的供电状况,有极大的缓解作用。”据测算,该项目并网后,可为费斯托每年提供600万度的绿色电力,减少约5000吨二氧化碳排放。

  “低碳环保,费斯托一直在行动。作为自动化技术的世界领先供应商,费斯托长期致力于气候保护、优化碳足迹。我们也在积极研究后期逐步扩大绿色能源的比例,在为全球减少碳排放、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也降低了费斯托能源支出,更提高了济南工厂的供电安全。”据介绍,除了太阳能利用环节外,费斯托还深入别的环节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济南全球生产中心已落实雨水回收、中水回用、热能回收等措施,且已实现80%以上的外包装回收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从落地济南高新区伊始,费斯托与济南高新区同呼吸,共进步,在济南高新区的助力下,完成了一次次华丽转身。而此刻,乘着“中国制造2025”的东风,它仍步履不停,携手高新,向人们展示未来工业文明的“智造”之美。如今,费斯托距离百年企业的步伐愈来愈近,他们不盲目求快,不浮不殆,关注精益求精,久久为功,道出了德国制造的真谛。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