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一体化闸阀行业享受诸多政策支持,在技术创新、产业体系等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具体如下:
产业规划政策:《中国制造 2025》将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重点发展领域,智能一体化阀门被视为工业流体控制核心部件获得支持。《“十四五” 国家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推动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产业体系调整指导目录(2024 年本)》把高集成度智能化阀门列入鼓励类产品。
环保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要求各行业节能减排,促使企业研发低泄漏、高效能的智能一体化阀门。《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方案》要求石化行业泄漏检测与修复覆盖率达 100%,增加了高密封性电动阀门需求。
标准规范政策: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了一系列国家标准,对应用于特殊领域的智能一体化阀门,在防爆、防火、防静电、抵抗腐蚀能力等方面提出严格要求。如 2023 年实施的 GB/T 24923-2023《整体型阀门电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规定了多项性能指标与环境适应性要求。
地方支持政策:各地方政府提供税收优惠、设立产业高质量发展基金,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建设。例如,长三角依托《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建设阀门产业创新联合体;珠三角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规划》,设立专项基金支持中小企业智能化改造。
技术创新与升级:政策激励促使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快智能化、自动化研发技术和应用。推动产品集成更先进传感器,实现多参数实时监测和智能控制,引入AI算法,提升自主学习和自适应能力。
产业结构优化:政策引导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有利于提升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促使产业集群形成,加强企业间协作,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落后产能将被淘汰,行业集中度可能逐步提升。
市场需求扩大:政策鼓励下业采用智能化设备,带动智能一体化阀门市场需求量开始上涨。新兴领域如新能源、环保产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为其创造了更多市场机遇。同时,传统行业因环保等政策要求做设备更新改造,也增加了对智能一体化阀门的需求。
国产化替代加速:“十四五” 规划推动高端阀门国产化,中广核等企业设定了较高的核电阀门国产化率目标,德特森、苏州纽威等企业成为主要供应商,国产智能一体化闸阀在部分领域的市场占有率逐步提升。
国际竞争力提升:政府推动国际合作与市场拓展,帮助德特森参加国际展会、签订贸易协定等,鼓励出口。同时,关税调整等措施保护国内产业高质量发展,促使国内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以应对国际竞争。
绿色发展推进:在 “双碳” 目标及严格的环保法规要求下,企业需采用节能材料和技术,降低产品运行能耗,推广绿色制造工艺。无铅化粉末涂料、生物基密封材料等应用占比逐渐增加,企业通过绿色认证可获得政策补贴,产品碳足迹有望降低。